Skip to content

信息过载

TIP

四年前的博客,今天来听下来也远没过时。

在互联网时代,“信息过载”一直是个问题, 不仅表现在 APP 瓜分人们时间和注意力, 同时也可能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,建立信息茧房。

本期节目,嘉宾分享了自己常用的获取信息的途径/App,同时也评价了国内外的信息类 App,从而就“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,我们如何保持良好的信息修养”进行讨论,以下是一点记录 📝。

  1. 信息获取分两种, 被动和主动:第一种是以机器推荐,平台推送的被动获取,获取成本低,但质量不好把控。第二种是以 RSS 订阅为主,或者手动加工内容的主动获取方式,质量可控,但用户有一定使用成本。 (个人观点:主动和被动都是获取的方式,没有说哪个一定好,选择哪种信息获取方式,也需取决于你的需求和特定场景)
  2. 不同的信息服务分发方式背后是不同的商业逻辑。
  • 对于算法推荐为主的信息分发 App,如今日头条/抖音,通过算法推荐(成本较低)获取更多流量,从而流量(广告,导流)等变现,而广告直接的付费方也许是其他商家。
  • 对于手动人工加工内容为主的应用,如“得到”,可以通过人工帮用户进行信息整理的,提供高质量内容,向用户进行收费,主要的付费群体可能是用户本身。
  1. “内容喜好的分层,远远大于物质消费的分层,物质消费的差别是客观差别,认知的差别可能是主观差别”。

还有一些很棒的观点,由于篇幅关系,这里不展开,很推荐去听一下这篇博客。下面我们来聊聊到今天的信息的一些变化以及我的思考 🤔️

  1. 内容媒介占比的改变,所能提取的信息量也变了。今天和 4 年前的内容都大体是通过文字、图文、条漫、长视频、短视频、直播等作为媒介,但占比变了,目前短视频成了内容的主战场了。但我始终觉得,不同媒介带给我们的体感以及内容的消化是不同的。短视频可能体感更丰富了,但总感觉可提取的信息越少了。
  2. 获取内容的意义更多在于消化和输出:个人鄙见,我认为“内容不是信息、也不是知识”。获取的内容进行筛选整合成为有用信息,而在对信息进行消化、总结、输出,这块也许可以转换为个人知识。我喜欢把这一个过程用一个程序流程 Input -> transform -> Output 来抽象。

以上都是个人的看法,不一定对。但希望的是,我们能去思考/意识到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期,我们自己可以去思考、做一些事。

Released under the MIT Licens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