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 Inclusion Conf 外滩大会
又是一年的外滩大会,时间定于 09.05 ~ 09.07 三天,
其中包括了丰富的会议日程、不同企业展览、学术研究观点,产业具体实践,
也邀请了需要专家学者,企业家,创业者等来进行分享。
但可惜的是,由于时间缘故,个人也只参加了 9.07 最后的线下活动。
虽然无法参与全程,但其中也有些个人的体会感悟吧。
凯文凯利的分享
本次外滩大会的开幕式邀请了凯文凯利做演讲,虽然是一个录制好的视频。但凯文凯利的分享感觉还是可以去看,以及去进行思考的。
视频链接:https://www.bilibili.com/video/BV14DpMenEvx/?spm_id_from=333.337.search-card.all.click
其中,凯文凯利讲了三个趋势:全球主义、创新加速、生成式 AI 的崛起。
这三个趋势在这我不做具体的阐述,主要是我觉得我还不够理解好这三点。
但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,凯文凯利中演讲中的一段话。
“当答案变得唾手可得,真正有价值的反而是提出正确问题的能力”。
这句话,相信各位多多少少是有感触的。
无论是我们日常的沟通工作,还是我们去和 AI 交流,
如果我们能够找到并提出真正问题的能力,
我们的交流的效率往往是比较高的。
有的时候,“问答交流”效率低的原因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么难解,而是问题不清晰,上下文不同步,导致沟通交流的效率变低。
同时,除了要提出正确的问题,我还觉得**“检验信息”**也很重要。
如果把处理信息的流程拆解为分成收集,筛选,创造,验证(是否可信/可行)四点的话,
- 互联网时代前:信息收集占用比重大。
- 互联网时代:筛选步骤可能占用更多的比重。
- AIGC:则是后面两点占更大比重,并且验证的这个步骤的比重应该更多一些。
凯文凯利在本次演讲提到了 AI 和 AR 这两个方向是未来的趋势,真如他在《5000 天后的世界》中书写的那样坚信,毕竟他是个乐观主义者。
我们也可以基于现实情况去做下自己判断。同时,我们可能也需要在共识的方向上,找出一些非共识的点。
飞行汽车 & 低空经济
近期刚好也看到小鹏汇天的发布会,以及之前有留意到小鹏在做飞行汽车。
这是个比较新型,以及可能大家觉得比较惊讶的情况吧。
而本次刚好碰到了,看了下外表,确实很炫酷。
但其实也会有些疑惑吧,比如安全性,政策上,实用性等。
可惜今天没有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,没问到具体的问题。
但我个人觉得,实际上飞行汽车也是低空经济的一种吧。
低空经济未来也许会有一些发展空间,但飞行汽车总感觉在安全和政策上,可能还有一段时间要走。
同时,如果说从驾驶层面来说,我感觉无人驾驶是比飞行汽车会走得快的。
也许有人也会质疑这个方向,
但也许就是一些被质疑的方向,最终反而成了生活的工具,促进社会发展。
“莱特兄弟做飞机之前可能也饱受质疑吧”。
AI 未来健康
今天来线下逛展览的时候,发现 AI 健康反而是人最火的展区。
以至于,我一天下来,都因为那个展区人比较多,所以一直没走进去。
这个现象,其实是在我意料之外的,我自己也稍微反思了下,
我一直觉得 AI 的作用,应该是效率方面,提高工作效率,帮我们省时间。
但其实 AI 陪伴、AI 健康的需求场景也不少。
与此同时,
这个展台设计的很好,在里面,你可以看到他们是举了场景来吸引用户
- 在家身体不舒服怎么办?
- 在家可以做什么运动?老年人记忆力下降怎么办?
这些也许真真切切是人们的需求,也可能正是如此,吸引了不少人。
”碰一下“ & ”支小宝“
支付宝最近出了两个新东东,”碰一下“ & ”支小宝“
”碰一下“ 顾名思义就是用手机碰一下,是通过手机的 NFC 进行通信,从而去做收藏网站链接,支付宝操作,身份认证等能力。
从某种程度来讲,以前支付可能是说扫一下,现在可能是说碰一下。
有一点点交互上的改变吧,但增量空间如何,可能还得判断判断。
然后聊聊”支小宝“
感觉是结合了生活场景的 AI 能力。
个人也体验了一下,有些场景可以一键处理,
但有些场景只能“带你到最后一公里”或者是“帮你把路线画出来”。
比如,
- 查询消费记录:可以一键处理,并帮你分好类。
- 点奶茶外卖:大概率只能帮你导航到对应的小程序。
- 查询社保等信息:帮你导航到对应的小程序。
当然,也许是一个权衡的机制吧。
有些需求,给个路线,或者画出最后一公里,也就好了。
具身智能
今天看到了特斯拉的赛博朋克,以及他的机器人。
机器人一直是静态放置的,于是我就去问了工作人员。
工作人员解释道:“这只是模型,没有实体的东西,所以演示不了”
我:“那他具体的用处是啥呢”
工作人员:“目前还是工厂的一些标准化生产工作。并不是一个家用机器人”。
不过据说在工业生产上有比较实际的应用。
后续才了解到,
前两天还有一恶搞具身智能机器人,
可以给你递水,同时内置大模型,
但今天刚好撤走了。
也比较可惜,只能下次再感受下具身智能了。
遇到的朋友们
线下活动中,有一个好处,就是你能跟不同的人进行交流。
本次也不例外。
遇到了 petercat 的团队,了解了下项目的背景,思路,以及目前的现状。
遇到了 Mako 的作者,简单地聊了下 Mako 的定位以及 Rspack 的不同。还要了几张贴纸。
最后,在逛完展厅后,遇到了一个老师。
他过来问:“参加这个活动,有什么收获么”
于是我们就交流了彼此的看法。
交流讨论下来,体验不错。
可能
线下活动的一个好处是 你可能会遇到能一起交流的人
可以一起交流想法, 具体研究某个话题, 理解你的一些做法, 给不同的视角的看法。
这种感觉是真的可遇不可求。
写在最后
有朋友问:“周末不好好休息,跑去参加这些活动,有时候还要很早起,不累么”
我:“也许是想多看看其他东西,多接触接触不同的人,有一些不同的输入吧”。